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上海今年三伏天将持续40天!这些养生谣言要澄清
2023-07-12
字体: | 阅读:52|

  从7月11日起,今年40天加长版三伏天正式开始。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入伏后,高温、高湿天气将频繁出现,北方“炙烤”、南方“桑拿”的酷热模式开启。三伏天里,如何养生备受关注,而这些养生谣言要澄清:

谣言一:感觉中暑时还可以“再坚持坚持”

  今夏持续高温,部分地区气温或将超过40℃。在持续的酷热天气下,“热射病”风险也在增加。很多人感觉闷热、头晕时会“再坚持坚持”,但这样做可能会要命。7月2日,北京一导游因热射病去世。当时,他在高温下带团游览颐和园近2小时。事后,其同事回忆,该导游在带领研学团进入颐和园1小时后就已经感觉到有一些不舒服,但是他依旧坚持把团队的学生带上了园外的大巴车。

  很多人误认为,在刚刚感觉不舒服时可以“再坚持坚持”,殊不知,暑热带给身体的伤害不是持续累积的,当暑热超出了自身调节能力,身体就会顷刻到达“崩溃点”,出现晕倒、抽搐等严重症状,甚至导致死亡。头晕是中暑早期最早的表现,此时颅温已经升高了。因此,如果感觉头晕、突然蔫了、没精神,千万不能想着挺一挺再休息。此时,应迅速到阴凉处躺平、休息,适当喝点凉水,10-30分钟后若还没缓解,要及时就医。

谣言二:防暑降温只需关注温度

  事实上,相比高温,高温高湿天气更容易让人“不知不觉”中暑。“感觉热”和“温度高”是两回事。天气预报的温度只是空气温度,而人体实际感受到的温度叫“体感温度”,是气温、风速、湿度等综合影响下,身体感受到的温度。当湿度增加时,体感温度会明显增加。比如,当气温为32℃,湿度为30%时,人的体感温度大约为32℃;当气温依然是32℃,而湿度升高到60%时,体感温度会接近38℃;而当气温升高到35℃,湿度同样为60%时,体感温度可高达45℃!因此,除高温天气以外,高温高湿天气更容易让人“不知不觉”中暑。

  因此,防暑降温,除了要避高温还要避高湿。避免烈日照射,不在高温或烈日下过多活动,在湿度大的天气里减少活动,有意识地控制环境中的湿度,适当开启空调“除湿”功能或除湿机。

谣言三:开空调就不开窗通风

  高温天气让不少人开启了全天候的空调模式,关窗闭户在室内猛吹空调,但长时间待在潮湿闷热、通风差的室内反而更易中暑,而且只开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也更容易致病。

  夏季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应避免长时间吹空调,避免在空调出风口吹风,出汗后应避免直接吹风,避免颈肩肌肉长时间暴露在冷风中。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15至30分钟。即使是夏天,夜晚开窗睡觉也不要让风直吹。

谣言四:伏天只吃果蔬、冷饮可减肥

  天气闷热,不少人天天以青菜瓜果和冷饮为食,但这种做法并不健康。只注重蔬菜水果,难以满足人体碳水化合物、矿物质、蛋白质等多种基本营养需求。夏季气温高,人体代谢速度加快,蛋白质消耗量大增。如不及时补充蛋白质,将对人体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产生不利影响,会导致体质下降。夏季人体血管处在扩张状态,突然大量食用冷饮,会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引起血压波动,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夏季也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夏季蛋白质每日摄入量在70克-90克为宜,且最好一半以上为鱼、虾、瘦肉、鸡肉、鸭肉、蛋、奶和豆制品等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优质蛋白质。此外,人在夏季出现的疲倦、食欲不振等不适还可能与缺钾有关。因此可多吃富含钾的大葱、芹菜、毛豆、草莓、杏等新鲜果蔬。冷饮要适量饮用,可以喝些酸梅汤、绿豆汤、金银花茶、薄荷茶或柠檬茶,但不要大量饮用冰镇饮料,不要贪凉。

谣言五:夏季锻炼要坚持到大汗淋漓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理念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不少人认为要坚持锻炼到大汗淋漓才能养生。夏季环境温度升高,人体为了调节体温而大量出汗。正常出汗有助散热、新陈代谢、保持体温稳定,汗液蒸发能够带走大量的热量,因此,出汗是人体解暑降温效率最高的方法。但出汗量过多会导致血液黏稠,容易引起心脏病、脑梗等,中老年人一定不要在盛夏时节过度运动。

  在暑热天气里锻炼,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促进汗液排放。一个成年人每天从皮肤汗腺排出的水分大约在500毫升以上,高温和运动时排汗量会更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适宜的水摄入量为1700毫升;女性每天适宜的水摄入量为1500毫升。夏季出汗后要适当增加水的摄入量。判断水是否喝够了,可观察小便颜色:呈浅柠檬色,说明体内水分处于最佳状态;清澈无色,应适当减少水分的摄入;呈棕黄色,则需要及时补水。此外,刚运动完切记不要马上洗冷水澡。出汗后身体毛孔张开,血液处于高速循环状态,立马洗澡会对身体和皮肤造成伤害,应等汗收了再用温水冲澡。

谣言六:不出汗就能避暑养生

  出汗时汗黏黏的、有异味,人不舒服,还会弄脏衣服。所以很多人都想方设法不出汗、少出汗,长期待在空调房里、不运动或用止汗露,但这样做又进入了另一个误区。其实三伏天里出出汗是人体最好的"补品",正常的出汗有利于身体健康,出汗能够调动全身器官功能,改善循环。适当出汗还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湿邪和热毒,人也变得精神抖擞。

  因此,每天要给身体一些主动出汗的机会,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当环境不是特别闷热时,应关掉空调电扇,享受大自然最真实的温度。三伏天养生虽以避暑为主,但也要进行适量运动,伏天锻炼时要避开高温,在阴凉的地方、凉爽的时间进行,可快走1个小时、慢跑30分钟或游泳30分钟等,以微微出汗为宜。

来源:上观新闻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