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0日,上海市老年基金会理事长莫负春、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萍、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李佳玉、副理事长章淑萍、办公室主任顾恩明等一行专程拜访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双方围绕公益项目共建,探讨公益资源协同及合作路径,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贺青,党委副书记、一级巡视员程巍,办公室(党办)主任张坤,规划创新处处长张颖,社会责任处副处长吴义平参加交流座谈。


一是汇聚国企力量,共筑老龄事业新格局。国有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服务民生保障方面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作用。市老年基金会希望与广大市属国企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探索为老帮扶、老年健康服务、精神文化生活等多元合作模式,将国有企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效。
二是强化协同宣传,扩大老龄事业影响力。加强老龄事业发展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倡导“人人可慈善、处处可慈善、时时可慈善”的良好风尚。希望与国有企业加强在宣传领域的协同联动,共同策划主题宣传活动,讲好国企支持老龄事业、关爱老年群体的暖心故事,推广成功合作案例,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
三是深化企业合作,巩固存量与拓展增量并举。在积极拓展新的合作企业的同时,将高度重视与现有合作企业的关系维护,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合作项目顺利实施,实现共赢。希望国资委能协助搭建更广阔的合作平台,引导更多国有企业,关注并参与到为老服务中来,不断壮大支持老龄事业发展的“朋友圈”。
四是探索实物捐赠,丰富助老公益支持形式。 充分利用基金会原有的实物捐赠模式和经验,继续推进落实实物捐赠事项。同时希望国资委在推动国有企业进行实物捐赠方面搭建平台,鼓励国有企业将更新换代中仍具使用价值的储备物资、自产产品等,通过基金会捐赠给有需要的养老机构或困难老年人,实现物尽其用,精准助老。
五是弘扬慈善文化,助推银发经济健康发展。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现代慈善文化。关注并顺应“银发经济”发展趋势,探讨国有企业如何在适老化产品研发、智慧养老平台建设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贺青对基金会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基金会提出的合作方向给予了积极回应。贺青表示,支持老龄事业发展是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市国资委将认真研究基金会的建议,鼓励引导国资国企紧密结合银发经济的培育和发展,结合企业产业发展定位,加强与市老年基金会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既捐助资金和产品,又提供公益服务;既做好民生托底,又培育银发产业新赛道,共同推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推动上海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国资国企的力量。
双方就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细化落实合作项目等达成了共识。
